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简介 >> 学院新闻 >> 正文

【今天|实践】管理学院暑期实践之旅—“羌城记”

发表时间:2018-09-25

为了真实了解汶川地震后羌族人民的生活,着力去探索这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化和发展,研究北川恢复重建背后的坚强支撑,找寻川蜀人民的精神力量,以小见大记录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的发展历程,2018年8月4日,由天津商业大学管理学院辅导员彭妍及6名管理学院本科生组成的暑期实践小分队前往四川省进行了以“羌城记”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历时七天,分为两个版块:一、北川地震十年的重建情况;二、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2008年至2018年,十年时光飞逝,四川省北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性成就。“512”特大地震中,处于地震带的北川受到重创,据统计,北川老县城80%、新县城60%以上的建筑垮塌,全县15645人死亡,4300人失踪,26916人受伤。如今老北川县城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宏大、原貌保存最完整的地震遗址,同时也成为极具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心怀悼念,实践小分队到达四川后,首先对北川地震遗址进行了参观与了解。在参观过程中,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一位地震的经历者,她讲述了地震发生时的场景,当时她只能由母爱的本能想到了抱着她一岁的儿子向外跑,而至今她的爱人还被埋在这片废墟之下,那种深深的恐惧让这位阿姨至今记忆犹新。实践小分队也与一些从全国各地前来悼念的人进行了交流,每个人都表示心痛和难过,再次深深悼念我们的同胞想念我们的亲人。

十年之殇,十年涅槃,十年重生。十年过去了,北川没有落下前进的步伐,在北川幸福馆,我们可以得知作为2008年地震的重灾区,北川的发展秉承着自强不息,奋力前行的精神,迎着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的春风,通过自建和兄弟省市的援建重获新生。四面八方的无疆大爱,把人间真情挥洒到极致,凤凰涅槃,志在重生,这一切让新北川得到了永恒的生命。灾难虽无情,但是人却有情。在天灾之后,显现出的是人间的大爱无疆,是人民的团结一致。山河可以改变,道路可以阻断,房屋可以摧毁,但摧毁不了我们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摧毁不了我们救助灾区人民的坚强决心,摧毁不了我们在废墟上重建美好家园的坚强决心。愈是苦难,愈是坚强;愈是艰难,愈是团结;愈是磨难,愈是向前。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作为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大地震不仅对羌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破坏,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造成了极大损失:许多羌族非遗创作与传承主体流失,羌族非遗面临传承人断层的威胁,羌族非遗赖以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遭到破坏,非遗传承较好的羌族村寨、社区、展示馆、传习所等,均在地震中损毁严重,羌族非遗以及羌文化所依附的生态链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在北川,我们与王安莲、王兴碧等多位非遗传承人沟通交流,想要进一步了解十年来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采访羌族草编的传承人王兴碧女士,我们了解到草编是利用四川本地所产的棕榈,就地取材编成各种的生活用品及工艺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改革开放后成立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和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于草编的保护传承以及产业开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08年后,政府同企业合作积极组织实现居家妇女灵活就业,对待就业人员进行草编培训,同时去往中小学、农村免费教学,将草编发扬光大。

羌绣作为羌族传统的手工技艺,对于探究羌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深入了解羌绣,小分队来到了羌绣传习所,与著名羌绣传承人陈云珍的女儿进行了沟通。经其介绍,我们了解到羌绣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是这个历史悠久民族的风俗习惯、审美性的象征表现。羌民们用各种不同的针法将生活中的种种图案绣出,既展现了美的艺术,又反映了民族文化。在羌族地区,随处可见穿着民族服饰的羌族人,而这里的孩子也从小通过少年宫、学校等多途径学习羌绣,并在政府的多方帮助下积极向外推广羌绣,使羌绣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被人们所了解。

经过向阳村联络人李林的介绍,我们有幸联络到了北川青片乡上五村西窝寨73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口弦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泽兰的女儿,王安莲。作为羌族新一代中口弦演奏的佼佼者、北川民族艺术团的骨干演员,王安莲称,虽然自己能演奏,但“没有母亲演奏得精道”。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08年大地震后,口弦一直面临传承的困局,在王安莲看来,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口弦的制作难度和演奏技巧的掌握。如果技巧把握得好,口弦演奏出的旋律绵绵悠长,所表达的意韵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口弦继续传承下去,王安莲积极参加民乐会、情歌赛、莎朗节等活动,通过学校、传习所多渠道多途径加强对口弦技艺的教学与传播。王安莲用自己的行动为重拾文化记忆,重建精神家园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与传承人王安莲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她不仅精通口弦,同时也是羌族民歌的传承人。羌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但有自己的语言。作为羌族的灵魂,羌族民歌展示了羌族人民丰富的生活以及积极乐观、粗犷豪放的态度。传承人王安莲即兴为我们演奏了一首羌歌,声音嘹亮,悠扬动听,向我们充分展示了羌族民歌的魅力。

8月9日,实践小分队见到了长期居住在石椅羌寨的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传承人——母广元、“母大爷”。 他向我们细致的讲解了羌族的文化,并带我们参观了羌寨的祭祀塔和著名的龙凤椅“石椅”,使我们对古老的羌族有了更深的了解。据我们采访得知,“母大爷”自1997年退休后,就和老伴儿在北川小寨子沟五龙羌寨担任解说员,专门讲解羌文化。72岁的他依旧用语言、歌声和文字积极传播着羌族文化,奋斗在文化传承的第一线,让更多的人了解走进北川、了解羌族,完美的诠释了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文化事业。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参与其中,为国家的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羌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走过千年历史,羌族文化源远流长。在灾后,国家为了保护羌族遗产、传承文化做了许多的工作,尽最大的可能保留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积极组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北川民俗博物馆等一批具有浓郁羌族特色的建筑拔地而起,为北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研究学习的基础设施;建立多个非遗传承、展示中心,将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汇聚在一起,通过传承人的教学为非遗保护打开了新的窗口;采用“政府+企业+农户”的方式带动居家妇女灵活就业,推动以羌绣为代表的羌族文化的发展;将非遗传承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修建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共同发展。重建规划坚持了“保护遗存、挖掘特色、搭建舞台、传承文化”的思路,强调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传承并重、互相促进,深入挖掘当地特色,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次暑期实践活动,管理学院小分队不畏艰难困苦,满怀新奇,带着疑问,积极探寻汶川地震十年间羌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并在回到天津商业大学后,开启了后期宣传的准备工作。在与羌绣传习所达成合作共识后,实践队选取了适合大学生使用的产品,并且合理定价,几天后我们的“羌羌羌”微店准时上线,通过线上对羌族文创产品的售卖,加强同学们对羌族文化的了解。除此之外,怀着满腔的热情,实践队希望将自己所见所感所得传递并分享给在校同学们。2018年9月20日,实践小分队举办了暑期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会,由实践小分队队长对此次实践经验及收获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播放了凝聚着整个团队心血的暑期实践纪录片,同学们感悟颇深,掌声不断。与此同时,实践队也举办了暑期实践摄影展,通过一张张鲜明生动的照片,将地震中展现的家国情怀与羌族文化重建发展的艰难历程更加直接地传递给大家。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暑期实践活动、通过我们积极的宣传与介绍,能够引起当代大学生对汶川地震对羌族文化深刻的思考,从而弘扬正能量,真正做到“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512”大地震十周年,每一个历史性阶段,我们都应该回头去总结。更好地总结历史,总结经验,从过去吸取教训,积极引导当代青年对自然对社会的思考,促进国民贡献力量,弘扬时代新风,并在追寻伟大中国梦的路上,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挥青年一代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砥砺前行,奋斗不息。